《黃帝內經》中提到:五谷為養,五果為助,五畜為益,五菜為充,氣味合而服之,以補精益氣。
《孟子》中也曾有:樹藝五谷,五谷熟而民人育。這說明五谷在膳食中的至關重要的主導地位。
然而這被老祖宗們奉為養育民眾的五谷,你真的了解嗎?如何吃才能對健康更有益呢?
五谷雜糧是什么?
其實現在我們所提到的五谷雜糧,已經包括了更多的范圍。
五谷廣義一般指稻谷、麥子、豆類、玉米、薯類;雜糧則為小米、蕎麥、高粱、燕麥、花生等 。
而現在在此基礎上還將紅棗、薏仁、芡實、核桃等一些藥食兩用的雜糧也包含入內。
不同的食材都具有自身的特性:
比如五谷中,常用的稻谷(大米)具有補中益氣、健脾和胃、除煩渴的功效;
麥子(小麥)則有健脾益腎、養心安神功效;
豆類有健脾益氣的作用,脾胃虛弱者宜常吃;
玉米則具有健脾利濕、開胃益智、寧心活血的作用;
而雜糧中較為常提及的小米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,適用于脾胃虛熱、反胃嘔吐、腹瀉及產后、病后體虛者食用;
高粱則有健脾益胃等作用。
合理利用它們的功效,不僅身體可以得到改善,增強體質,也可以很好的防治疾病,有益健康。
五谷雜糧怎么吃?
現今市面上有不少流行的組合搭配,可以使五谷雜糧得到更充分的發揮,并能很好的輔助控制疾病呢~小編推薦素時刻五谷膳食粉。
汲取中華民族五千年“藥食同源”的文化精華,結合現代營養學,科學合理搭配包括堅果、籽種、果蔬、花朵、谷物、菌藻六大類共計199種植物食材。
完美詮釋了“食物多樣化”的膳食養生原則,通過恒源“全谷萃”四維營養技術,將食材全粒入餐,全食入餐,保留了谷物的胚乳、胚芽和麩皮。
運用超微研磨技術,既保證了營養的釋放,又保證了膳食纖維的含量。
在食物吸收與營養方面,做到了多樣性涵蓋,均衡性吸收,完整性提取,既保證了營養的均衡,提高身體吸收營養的能力。
營養來源于食物,均衡攝取營養才能強健體質。“吃好,身體才好”!